海棠书屋/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/ 第247章 郑和三下西洋,顺手灭个国
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247章 郑和三下西洋,顺手灭个国

    第247章郑和三下西洋,顺手灭个国  【在明朝,郑和的船队无疑是当时这个世界上的最强船队了,可为什么大明还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?】  【这一期咱们将结合郑和与另一位著名航海家达伽马,在古里国(今天竺西南部)的不同经历,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。】  【永乐七年,郑和踏上了第三次下西洋的航程。】  【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当中,第三次很特别,因为这一次,郑和顺手灭了个国。】  李世民顿时好奇起来。  尽管对大航海时代这个名词感到陌生,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欣赏郑和。  这位大明的航海家,这么猛的吗?  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就是灭国!  永乐年间。  郑和的心猛地跳了一下。  果然,自己的预感并没有错。  这个视频真的和自己有关!  他站直了身体,也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。  【锡兰山国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国家,被誉为佛教圣地,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却以残酷暴虐闻名。】  【郑和船队的随船翻译马欢,在他的航海日记中,将锡兰山国称为“裸形国”。】  【据他记载,锡兰山人,巢穴居处,男女赤体,皆无寸衣,如兽畜之形。】  【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地沐浴,有锡兰山人竟然偷走了佛祖的衣服。】  【自此以后,便流传着一个奇特的传说,在此地谁敢穿寸布在身,身上就会生烂疮。】  各朝古人对于这个传说,初次听闻只觉得颇为奇异。  然而,他们并未过多深究。  毕竟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  这些奇怪的习俗,他们虽不理解,但尊重。  而一些儒生则更是口中默念着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视”。  【永乐三年,有一群大明佛教徒来到锡兰山朝圣,却遭到了当地官员的侮辱和虐待。】  【郑和听说以后很生气,找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理论,要求亚烈苦奈儿好好约束手下的臣民。】  【然而,亚烈苦奈儿却对天朝使者的态度极其恶劣,粗暴的拒绝了郑和的要求。】  【幸亏郑和脾气好,忍了。】  洪武年间。  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,脸色铁青。  “岂有此理!”  “这哪是拒绝郑和!分明就是拒绝大明!”  “这等蛮夷小国,竟敢藐视大明!”  “这也就来的是郑和,来的要是常遇春,骨头都给他碾碎了。”  朱元璋想起来他的老伙计常遇春有些难过。  但他很快就收起了情绪,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说道:  “郑和,你为何要忍!”  朱标见状,连忙宽慰父亲:  “爹,此事涉及两国外交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  “且看郑和后续是如何卷土重来的吧。”  【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,他再次尝试规劝锡兰山国的国王亚烈苦奈儿,然而亚烈苦奈儿依旧态度粗暴。】  【郑和,又忍了。】  【第三次下西洋,郑和本已打算避开锡兰山国,然而出发前,大明皇帝朱棣却向他提出了一个小要求。】  【朱棣准备了大量珍宝,希望郑和能代他去锡兰山国的佛寺布施,还特意准备了一块石碑,希望郑和能将其立于佛寺之中。】  【领导这么点小心愿,郑和当然不能违背了。】  【于是,郑和带上了三千名使者和豪礼,再次踏上了锡兰山国,希望亚烈苦奈儿收下贵重的礼物后,允许他们在佛寺中立碑。】  洪武年间。  朱元璋心中缓缓升出来几个问号。  有什么布施是非要去锡兰山国不可吗?  石碑也是一定要立在别的国家吗?  被人家拒绝了两次,还上赶着给别人送礼要立个所谓的碑?!  老四,你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!  永乐年间。  朱棣感觉脸颊有些微微发烫。  他似乎感受到了来自洪武年间,自己老爹朱元璋的不快。  他干笑了两声,试图缓解气氛。  “呵呵,朕这是要在锡兰山国立碑,扬我大明国威!”  然而,等了片刻,他发现四周一片寂静,无人附和。  他只得再次干笑两声,试图转移话题。  “朕决定,以后不再轻易进行布施了!”  “什么佛教!道教才是华夏传承!”  朱高炽顺着朱棣的话说道:  “父皇所言极是!”  “还是留着银子在华夏本土发展道教为好。”  【亚烈苦奈儿礼物是收了,却拒绝了立碑甚至还不打算让郑和回去了。】  【他派人砍伐大树,阻断了郑和和港口船队之间的通路,还打算趁郑和不在时围攻船队,抢夺船上的财物。】  【面对这样的挑衅,郑和自然是愤怒不已。】  【他心想,给脸不要脸是吧?我大明皇帝御制的石碑,今天我必须得立在这锡兰山。】  【别看如今郑和是个情绪稳定的外交官,想当年可是敢率八百精锐直插朱允炆30万大军敌营的人。】  【于是,郑和带领了三千名使臣,唰的一下脱掉官服,露出里面明晃晃的铠甲。】  【这三千人,每一位都是郑和精挑细选出来的明军精锐。】  【他们随郑和一起,攻进了锡兰山皇宫,将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全部俘虏,最后一起打包押送去了大明帝国都金陵城。】  【朱棣并没有杀亚烈苦奈儿,毕竟他是一国之君。】  【朱棣仅仅是废黜其王位,并从他的亲属中另选贤能之人,册封为了锡兰山国的新国王。】  嬴政对郑和的作为表示相当赞赏:  “郑和此行处理得极为妥当。”  “先礼后兵!”  “方能彰显我华夏国威!”  末了,他又补充了一句在天幕中学习到的话语:  “惹到我们,锡兰山人算是踢到钢板了!”  而此时,赵匡胤极为震撼。  “大明硬气啊!”  “好好的国王,说废就废!”  他又想起后人总是评价大宋是“大怂”,还有后人常说的“靖康之耻”。  不知道大宋有没有被别的国家逼得换了皇帝。  “唉......”  赵匡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  【这如果换成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,锡兰山国已经是大明的殖民地了,对吧?】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w9.cc。书荒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w9.cc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