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/庶女发癫日常/ 第68章 一举三得
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68章 一举三得

    施窈便挽住葛秋蘅,笑嘻嘻道:“姐姐别担心,我今儿既见着了原在金陵时便交好的宇大嫂子和妙妙姐,又得了葛四妹妹这个贴心暖心的好友,也算收获颇丰。  哦,对了,我还帮二哥哥他们,还有二嫂子,澄清名誉,可谓一举三得——这第三得,就是我收到许多礼物、许多生辰祝福了。”  恐怕施窈唯一在意的,只有生辰礼物吧?真是个粗鄙的俗人,银钱二字不离口。施明珠心中鄙夷一阵,又听她旧事重提,句句扎心,胸口不禁发闷。  “这样很好,二妹妹在京城总算有几个能聊得来的朋友,我养病便更安心了。这会子,客人可都散了?”  施窈答道:“都散了,观她们神情,甚是满意。”  瞧了一天的施家热闹,嫂子们脸上个个精彩,满足了八卦的心,能不满意吗?  施明珠已听说早晨二哥房里闹出来的丑事,闻听此言,哪里不知施窈语带讥讽,脸上的笑几乎维持不住。  葛秋蘅听她们姐妹交谈全是机锋,既不好得罪施明珠这个旧友,也舍不下施窈这个新交的朋友,索性起身笑道:  “瞧着珠珠姐劳神,竟是我叨扰了你养病。天色不早,我今儿是独自来的,家里长辈还惦记我早些回去,这就告辞了,改日再来探望你。  我见姐姐眉间总带忧愤之色,想是总养不好身子,也有这个缘故。听妹妹一句劝,珠珠姐也该放宽心才是,身子骨才是最要紧的。”  施明珠有些懊悔,不该拿话先挤兑施窈是从乡下来京没朋友的,留了又留,见葛秋蘅坚持,便放她回去了。  施窈也不想在施明珠这里多待,借着送葛秋蘅的机会赶紧溜。  施明珠躺回去,心里空落落的。  施窈这个人,前世便是这般,四处展现她是庶女,在国公府处处不如她受宠,暗示长辈们、兄长们偏心,以博取旁人的同情与怜惜。  因她惯会巧言令色,倒结交不少朋友,有些是故意想看国公府难堪的,有些是真心同情她的,后头“施窈”抄袭诗词,又有真心仰慕她“才华”的。  旁人也就罢了,今儿请来的多是低门低户的人家,或请来的是与施窈身份相当的高门庶女,但葛秋蘅可是宁远侯府的嫡女,又向来与她交好,将来还会是她的八嫂。  施明珠心中便大不舒服了。  前世葛秋蘅刚开始也同情“施窈”,对她多有怜惜,很是交好一阵子,及至嫁进来,看穿“施窈”的真面目,方渐渐冷了心,与“施窈”疏远。  她既恨施窈惯会伪装蒙蔽人,又心疼葛秋蘅将来看清施窈,又要伤心一场。  施明珠本就心思重,前几日八哥施明晖挨了杀威棒,今儿一早听说二哥二嫂又是上吊又是昏迷,现在又看见葛秋蘅再次与施窈交好,胸口的郁结一层堆叠一层,冲脑而上,眼看又要发热起来。  幸好施明桢不久后便赶过来,手里拿着一本装订好的诗集,笑着对她说:“二哥已是醒了,你尽可放宽心养病。知道你惦记,他一苏醒,我便忙来告诉你。”  施明珠略略宽心,但禁不住苦笑。  前世仇,今生恨,哪里能彻底放宽心的。  她坐起来,拥着被衾,怀里捂了个汤婆子。  连翘忙从屏风架上取了烘暖的貂皮袄子,拿来给她披上。  施明桢伸手一挡,指了指身后跟来的丫鬟:“前些日子寻外面的绣坊,专为你做了件袄子,里面填充的是鹅毛里最轻最软的绒毛,又保暖又透气,你披上这个试试。”  施明珠不太愿意穿外面买的衣裳,不知过了哪些腌臜人的手,干净不干净,看在三哥哥的面子上才勉为其难试一试,问:  “怎么不叫家里的针线房做?”  施明桢解释:“家里的绣娘不会整治,弄出来的鹅毛总有些味道。这是南边的人不知想了什么法子弄的,一点鹅的味道没有,十分干净。”  施明珠穿上,确实轻盈如羽,没有皮袄子的沉重感,丝毫不累,也没有异味,一下子冲破愁云,笑容如花初绽。  “的确好穿,那我就谢三哥哥费心了——不知三嫂子有没有?二妹妹有没有?”  施明桢见她穿好了,便坐在床前的圆凳上,手里握着那本诗集。  “就得了这一件,很抢手,晚一会儿就抢不到的。”  施明珠面上笑容越发明媚,揶揄道:“不知嫂嫂有没有吃味拧你耳朵?”  “女子当以夫为天,她敢!”施明桢眼一瞪。  施明珠掩唇,笑得花枝乱颤:“赶明儿跟嫂子学学,瞧她捶你不捶你!”  兄妹俩玩笑一阵,施明桢拿出诗集,些许激动地问:“这些诗,你是从哪里得来的?字字珠玑,句句精品!  可恨我前些日子跟三叔东奔西跑的,没来得及翻看,这两日得闲才拿出来,竟晚了这些时候才得以赏读!妹妹,快些说,是从哪些诗集里摘抄下来的?”  施明珠心想,施明桢一眼都能看出,这些诗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写的,也不知前世“施窈”该多愚蠢,才会大言不惭说,这些风格大相径庭的诗词是她所作。  那些追随“施窈”的人,也是愚不可及。  “哥哥这可就是为难我了,我从前看过多少书,多少孤本古籍,哪里记得清是从哪几本里看到的,能记下这些便已是我的能耐。  只约略记得,是从十来本诗集里读到的,还有旁的好诗好词,但我能想起来的,也就这些个。我正要问哥哥,是否读过,帮我找一找原本呢,哥哥反倒问起我来。”  施明桢扼腕:“改日得空,我去祖父、大伯父他们的书房细细找一找,兴许运气好,能找出几本来。”  施明珠笑道:“我正是思量,这般精彩的诗词,埋没了岂不可惜,如那明珠蒙了尘——打嘴,竟提到我自己了!这才默出来,拿给哥哥赏鉴。我倒有个法子能快些找出原本来。”  “快说!”施明桢精神一振。  施家百年世家,前朝起便发达了,今朝声望达到鼎盛。  世代积攒书籍,因此,国公府的书库可谓汗牛充栋,想要从浩瀚的书海里找几本名不经传的诗集,那是大海捞针,找上一两年也未必能找到。  若容易找,珠珠也不会求他寻原本。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w9.cc。书荒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w9.cc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